新闻中心
运河古驿 绿色新城——泊头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发布时间:2024-06-07 01:04:41 作者: 杏彩彩票平台新版新闻

  大运河·十里香工业旅游景区内的地标建筑——十里香文博大厦。 本组图片由河北日报通讯员徐军摄

  千年的运河不仅滋灌出沿途林木苍翠、繁花似锦的秀美风景和别具一格的运河风情,还孕育出了泊头独特的运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

  今年以来,泊头市围绕“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融合发展格局,重点实施“一轴、两区、三园、四片”工程,全力推进运河两岸环境容貌提升,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节点项目升级,启动一批大运河沿线片区建设和产业项目,抓好文化保护传承,全力打造运河新城。

  走进泊头市大运河生态公园,树木葱茏、花草如茵、流水清澈。沿健康步道一路向前,一座白桥环运河而建,当地人称之为“运河之链”。站在桥上环顾四周,人文景观与自然风貌在此完美融合,古城泊头仿佛从历史中缓缓走来。

  今年以来,泊头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出台了《泊头市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沧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6+1+1”规划体系(泊头段),积极努力配合沧州市大运河办完善规划设计。编制村庄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围绕“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融合发展格局,泊头重点实施“一轴、两区、三园、四片”工程。一轴,即依托运河沿线的文化渊源和特色农业产业,着重打造大运河彩轴。两区,即省级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示范区建设工程、大运河·十里香工业旅游景区提升工程。三园,即全方面提升改造梨、牡丹和古桑产业园。四片,即规划建设基础农林片区、梨种植片区、蔬菜种植片区、综合果树种植片区。

  为打造运河最美生态,泊头重点实施了堤顶路硬化、河道清淤、垃圾清理、拆迁拆违、文物保护等多项工程,全面做好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净化文章,为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

  泊头从河道清淤入手,投资1305万元完成河道清淤疏浚28.23公里、清淤土方57.93万立方米。开展沿河生活垃圾污水综合整治,改建厕所1756座。通过引黄济津、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等方式,每年为运河生态补水1000万立方米。

  为提高绿色廊道建设标准,栽植各类苗木2.1万余株,完成500亩补植补造任务;堤顶路种植国槐等各类树木3.2万余棵。

  在大运河胜利桥南约300米处的西坡,石赑屃挑水坝文物勘探复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5个石赑屃自上而下,前3个呈“叠罗汉”状,第四个、第五个与前3个分离较远。

  为何在大运河边这样放置石赑屃?当地流传的说法是,此处运河弯大流急,河水冲击力大,赑屃摞起来形成挑水坝,起到减缓水速、保护大堤的作用,还可以标记水位。大运河河北段另外的地方现存一些夯土砖石结构挑水坝,但石赑屃挑水坝实属罕见。为保护好重点文物,泊头市实施了石赑屃挑水坝文物勘探复位项目。

  同时,为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泊头对大运河核心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确定了生铁冶铸技艺(干模铸造技艺)、沧州武术(六合拳)、十里香酒酿造技艺、三痴斋泥塑、泊头火柴等9个项目作为重点进行传承保护。目前,铸造技艺核心展示园已完成规划选址工作。开展非遗项目沧州武术(六合拳)进校园活动,全市120余所中小学的8万余名学生习练六合拳。泊头火柴、三痴斋泥塑参展河北非遗购物节和沧州市旅发大会,非遗项目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2021年以来,泊头市对大运河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挖掘、整理,编纂了70余万字的大运河文化系列丛书。投资236.4万元,完成寺消防工程和望月楼修缮,对大运河明代沉船和宋代古墓遗址进行保护性挖掘,华北局城工部旧址和齐堰窑址被评为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泊头召开了“大运河文化三部曲”——《运河赏花》《运河女儿》《运河家园》创作座谈会,确定“大运河文化三部曲”的创作主线及方向。修改完善了以华北局城工部革命故事为主线创作的红色文化剧本《城工风云》。

  走进大运河·十里香工业旅游景区,一座外观酷似酒樽的建筑赫然耸立,古色古香,这便是景区内的地标建筑——十里香文博大厦。

  由文博大厦向南,来到滨水景观公园,园内绿草如茵,花儿朵朵。傍晚时分,四周彩灯亮起,与水面交相辉映,波光粼粼。每逢节日,这里还有大型音乐喷泉秀,50米高的喷泉随着音符跳跃,勾勒出一幅绚丽的美景。

  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离不开项目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以来,泊头市坚持融合发展,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推动文农旅深层次地融合,实施了特色鸭梨园提升、古桑观光园建设等项目,加快构建集康养、观光、民宿于一体的“快旅慢游”新业态。

  投资1000万元,建设占地300亩的全国最大紫斑牡丹种质资源库和紫斑牡丹观光园,同时建设千米月季花廊,与运河沿线的桃采摘园、梨采摘园、桑葚采摘园整体形成运河农业游园精品线路。共嫁接紫斑牡丹和中原区牡丹100万株,铺设牡丹产业园两个板块路面2100平方米,完成运河堤顶路至牡丹园2公里连接路拓宽工程。

  投资300万元,实施亚丰梨园提升改造项目,重点对现有园路做改造提升,增加展牌、景观小品、景观石等设施,已安装宣传栏、标识牌34个,维修建筑1.2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300平方米,硬化广场、便道60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建设前杨圈村梨园生态观光采摘园,设计采摘路线,铺设彩砖,设置垃圾箱、座椅等服务设施,重现梨乡风情。

  在现有采摘园的基础上,重点对桑文化展示区、古树观赏区、休闲采摘区、新品培育区等点位实施整体提升改造,建设桑葚文化展馆;积极打造中医药健康基地,形成集文化、观光、休闲、采摘、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古桑园……目前,苟鲁道村口汉阙牌坊、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以及古桑文化园内七星园功能展示区均已完成。(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 通讯员 田志锋)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期间,切忌盲目进补和过量饮用提神饮料,应保证睡眠、注意营养、适度运动。家长还应关注考生心理健康状态,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考生,多给考生一些正向鼓励,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高考。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涉及水质基准、气候效应、生态系统、长江模拟器、船舶低碳技术、农林废弃物、

  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线粒体—细胞核协同演化研究,定位了新的长寿基因。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9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仅分布于中国;动物物种同样很丰富,其中鸟类1500余种,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深层次地融合科创生态——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

  近期,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建设”,在安徽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指导支持下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由生态、环境、气象、地学、海洋、水利、农林等跨领域全国学会、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性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发起。

  屠格森与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请再仔细看看,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两天,您也承认华蚖是很特别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我的意见。”

  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嫦娥六号“挖土”的每一步,都有“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航天电机的助力。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地下溶洞采集鱼类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将龙州中华喀鳅归入中华喀鳅属,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目前正在慢慢地开展相关研究。

  搭建广聚英才、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的平台,助力北京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正在推进南岸区重大慢性病防治中心试点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鸣沙山东麓、党河北岸,莫高窟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璀璨华光。这里,现存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400多身彩塑……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

  在建院30周年之际,经广大院士推选,中国工程院精选出院士主导或参与的100项工程科技成果以及中国工程院100项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走进河北保定立中车轮集团,实验桌前,年轻工程师用扫描电镜检测铝合金中的夹杂物;隔壁的试制车间,工人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精炼熔剂和净化工艺,对再生铝的铝液进行二次净化提纯……

  “国字号”博物馆又添新成员!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这一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经济地理版图中更加醒目。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世界级城市群地位逐步提升。

版权所有:彩杏彩票平台/新版登录 | 网站地图